10月28日上午,深圳市政府党组成员杨胜军赴人才安居集团龙华樟坑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开展调研。市住房和建设局、市卫健委、市国资委、市工务署、龙华区政府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与调研,人才安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唐绍杰等领导陪同调研。
龙华樟坑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由人才安居集团所属龙华人才安居公司投资建设,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新型建筑工业化科技平台——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及中海建筑有限公司作为EPC总承包单位,采用全过程智慧建造方式打造,在国内高层建筑中首个大规模应用MiC模块化集成建筑等先进技术工艺,可实现1年快速交付,并有效控制成本。人才安居集团与中建国际已联合开展13项课题研究,以此为基础将会形成一系列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行业标准。
调研组一行听取了有关工作汇报,参观了项目MiC模块化样板间,并观摩了MiC模块单元吊装。杨胜军对项目的质量安全、科技创新、绿色环保和快速建造等方面给予高度肯定;强调以该项目为案例,各单位要向更加智慧化、无人化发展,加强推广BIM正向应用,并与各大高校及企业联合培养专业人才。杨胜军称赞龙华樟坑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真正做到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后续应积极推广。
▲ 龙华樟坑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效果图
项目规划建造5栋28层、99.7米高的人才保障房,总建筑面积为17.3万平方米,预计提供274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由6028个混凝土模块单元组成。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三个一”
全国第一个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
全国建造速度最快的高层保障性住房项目
全国第一个BIM全生命周期数字化
交付模块化建筑项目
数字化、智慧化理念贯穿建设全过程,项目深入应用了BIM正向设计、装配式地下室快建体系、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体系、机电设备DfMA体系、C-SMART智慧化工地系统等一系列智能建造技术,实现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智慧化物流及信息化运维等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依托科技赋能,在确保项目结构安全和建筑品质的前提下,从基坑支护至精装交付的总工期为一年,建设工期仅为传统建造方式的三分之一,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建设速度最快、工业化程度最高的高层保障性住房项目。
项目采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与连梁作为主体受力结构,融合混凝土模块化技术,突破高层混凝土模块化建筑建造难题,并在隔音、防火、防潮等方面优势显著。通过全过程绿建设计,每个混凝土模块单元的楼板采用多层不同材料,相较于传统现浇楼板,可有效减噪3至5分贝。模块单元外墙由陶粒混凝土轻质隔墙叠合30毫米混凝土模壳、20毫米聚氨酯硬泡沫塑料保温板的剪力墙组成,相较普通混凝土材料外墙可有效改善房间保温、隔热和隔声性能。
通过采用一些列智能建造技术,项目也将打造全国绿色示范工程。单位面积建筑废弃物产生量不高于150吨/万平方米,相比传统建造模式减少75%以上;材料损耗相对传统建造模式减少约25%;碳排放强度相对基准建筑减排率25%以上;污水排放100%达标;能耗相对国家标准减少30%以上。
随着龙华樟坑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首件模块顺利吊装完成,人才安居集团将持续创新应用成套模块化智能建造技术,在践行“快建房、建好房”使命的同时,全力将项目打造成全国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工程、形象工程和品牌工程,助力深圳市推动加快构建现代建筑产业体系,加快实现老百姓“住有宜居”目标。